居民搬迁_重量级!中央为“房住”定下基调!住房保障、旧改、青年住房
8月31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长途搬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围绕推进全民住房工作介绍了有关情况。
会议总结了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的历史成就,对住房保障制度、推进旧改、城市更新标准、青年住房难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答案。
01
“我的国家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
在发布会上,上海家具物流托运王梦辉部长表示,我国住房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
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9.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8.9平方米。
加快完善以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共享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目前,已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房8000万套以上,帮助2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低收入家庭和住房困难低收入家庭得到改善。基本实现了各项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城市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89%,城市数量达到687个,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100万平方公里。 2019年,我国城镇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接近90%。
与此同时,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历史性地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住房保障问题。
据介绍,全面实施脱贫攻坚以来,790万户、2568万贫困人口危房改造完成。改造破旧房屋;全国2341.600万户贫困户备案登记,实现住房安全保障。
02
“下定决心,努力解决新公民和年轻人的住房问题”
家具物流托运 倪红副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新市民和年轻人的住房难问题日益突出。
新公民和年轻人的工作年限相对较短,收入相对较低,购买房屋和支付租金的能力相对较弱。据相关调查显示,现在大城市70%的新市民和年轻人依靠租房解决住房问题。
租金可承受的房屋离地较远,地段较好的房租更贵。这成为买不起房、租房子的新公民和年轻人的实际难点。
倪红表示,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着力解决新公民、青年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的住房问题等住房困难,努力实现住房。 ,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约建设等方式,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公民和青年缓解住房困难。
在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享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中,“保障性租赁住房重点城市仍是解决人口净流入问题,主要是大中城市,尤其是这些“城市。中国新公民和年轻人的住房问题,我们现在正在向前迈进。”上海家具物流托运王孟辉部长说。
接下来居民搬迁,上海家具物流托运要着力落实政策,切实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让新市民和年轻人尽快改善居住条件。
03
“防止大拆大建,不大规模强制搬迁居民”
近期,各地积极推动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但在一些地方,存在继续使用过度的房地产开发建设方式、大拆大建、急功近利的倾向。高房价会增加生活成本并产生新的城市问题。
针对落实城市更新行动防止大拆大建问题,在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副部长黄岩介绍,住建部《关于建设问题的通知》已由住建部正式发布实施。
《通知》指出,一是要划定城市更新的重要底线。二是要留住城市的记忆。三是稳步推进城市更新。
其中,通知要求住房租赁市场供需稳定。
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拆除城中村等旧城区,将防止住房租赁市场供需失衡加剧新市民和低收入人群租房困难。
“外地不大规模拆迁,支持就地安置,鼓励业主和用户参与城市更新。”
同时,要注意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改善公共环境,消除安全隐患,同步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协调解决新市民、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租房重点人群问题是城镇住房租金年增幅不超过5%。